2025年9月21日,國立成功大學夏漢民太空科技發展中心(以下簡稱「本中心」)攜手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與屏東實驗高級中學,共同完成一項具指標性的太空教育計畫。兩校學生自主研發的立方衛星,今日在本中心陳炳志教授團隊的協助下,透過探空氣球順利升空,最高將抵達距地面約30公里的近太空環境,正式展開科學研究任務。
本次任務共有20名高中生參與,從立方衛星的設計、製作、測試到實際升空,完整體驗了太空工程的流程。衛星搭載感測模組,將蒐集氣壓、溫度、濕度及高空輻射等數據,為學生提供跨領域整合與實作的寶貴經驗。這項計畫不僅展現高中生的創新能量,也象徵台灣太空教育向下扎根的重要一步。
其中,南科實中更在立方衛星上懸掛應屆畢業生的祈福卡,期盼學測順利,為本次科學實驗增添了溫暖的人文意涵。
陳炳志教授表示,此次計畫的特色在於將衛星製作過程簡化,首次由高中生在專業團隊引導下,完成設計並搭配實際飛行。不同於傳統火箭,本次採用探空氣球載具,降低成本與技術門檻,同時點燃年輕世代對太空領域的熱情。
南科實中校長蔡明輝表示,能讓學生在高中階段親身參與太空科學探索,是難得而深刻的學習經驗;屏科實中校長陳志偉也指出,學校將太空科技納入課程,並期待持續與大學及科研單位攜手合作,拓展學生的科學視野。
本中心長期致力於推動太空科技發展與教育普及,此次計畫不僅展現大學與高中合作的典範,更為台灣培育下一代科學人才奠定基礎。我們期盼藉由更多跨域合作,持續推動青少年太空教育,開啟屬於台灣的新太空時代。
圖片來源: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攝